一件藝術作品沒有自己的特色和個性是沒有生命力的,就像是很多文化內涵和文化特點都不突出的民俗雕塑。
一個民族的藝術要是缺乏獨特性,也就談不上民族風格,一個藝術家的作品缺乏獨特性,也就沒有個人風格。獨特性是藝術品的重要的一面,獨特性是藝術家長期積累的學養和艱苦努力的結果。中外藝術作品幾乎都是如此,它還反映了藝術家的“德、才、學、識”。
作為一個有作為的雕塑家,都應把藝術獨特風格的追求作為奮斗目標。我們的城市迫切需要具有學術價值的,雅俗共賞的民俗雕塑。
縱觀西北這個城市步行街民俗雕塑的設計方案,我認為方案中的雕塑很明顯沒有彌補這個省的民俗雕塑藝術在學術上的。具有學術價值的雕塑作品,首先應該具有鮮明特征,體現出全/面而宏觀地對歷史的思考和創新精神。而這些所謂方案中的雕塑如建成后除了在城市占大量的空間,還形成和外省市的雷同趨勢,使我們走到哪都能看到類似形式和內容一樣的民俗雕塑,這不能不說是藝術的悲哀,也是我們城市建設的遺憾。這些方案的設計者,丟棄了雕塑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僅畫幾張草圖便向社會征集意見。
據報上講,其中《飛天神韻》人氣竟高達到95%,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憑藝術家的良知,首先應該把重/心放在出好作品上,而不是嘩眾取寵,老百姓需要的藝術作品的影響和引導。
所以說,民俗雕塑要以自己的審美、教育功能來提高百姓的審美素質,以推動社會的精神文明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