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的歷史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中期。在這個漫長的歷史中,石雕藝術的創作也在不斷地更新進步。不同時期,石雕在類型和樣式風格上都有很大變遷。
1
石窟和摩崖石雕
石窟和摩崖石雕始于漢末。興于魏、晉、南北朝,盛于隋、唐,一直延續至宋、元、明、清各時代。其發展與佛教文化關系密切,石刻人物造像主要取決于佛圖。
在各石窟中成千上萬的石刻雕像,形態、服飾千姿百態,在文化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各石窟中還有石雕的殿、塔、棱、閣、梁枋、斗拱、藻井等豐富多彩的建筑形象,反映了歷代的建筑風貌。
2
陵園石雕
陵園石雕是中國石刻的一大種類,歷史久遠、規模宏大,以陵墓石像為主,還有石棺槨、畫像石和墓葬祭器等。
雕刻的各種文臣、武將、仕女、侍者等人物石像和石馬、石象、石駱駝與各種石獸、石鳥、石兔,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3
宮殿和園林石雕
在歷代皇、家和皇親國戚的宮殿、官府、宅院和園林中,石雕、石刻裝飾隨處可見,古建筑群十分龐大壯觀,雕刻技藝精湛,是中華文化藝術的巨大、寶庫和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4
寺廟神殿
經幢祭壇石雕這類石刻在中國分布得非常廣泛,著、名石雕、石刻藝術佳作不少。
5
石橋石雕
中國以石造橋的歷史悠久,有許多是代表性的建橋史碑,在國際建橋史中地位重要。在石橋建造中,應用石雕藝術進行裝飾的方法很普遍。
橋主孔中間石雕刻的“吸水獸”、橋墩上層條石的“力士雕”、橋拱上雕刻的“飛馬踏云”、橋主孔與腹孔之間連接處雕刻的“龍頭”等實屬國內罕見的石雕刻藝術精品。石橋石雕多以龍、獅、吸水獸和力士造型為主,常見于橋墩和橋欄,制作選材的石料有砂巖、大理石、花崗石等。
6
石闕和牌坊石雕
石闕和牌坊石雕的建造歷史長、量大面廣,有不少是珍貴的文物古跡。如漢代的闕很多,太室、少室、啟母、馮煥、高頤、樊敏、沈府君、平陽府君等闕都很有名,石刻藝術精致,內容豐富。
石牌坊的數量更大、分布更廣,石雕刻裝飾藝術在全國到處可見。石牌坊大致分為宮殿坊、官第坊、寺觀坊、功德坊、陵園坊、園林坊、貞潔坊、忠孝坊和各種紀念坊等,制作石料以砂巖和大理石為主,一些是石雕藝術珍品和古建筑,如明代許國石坊和治世玄岳牌坊,孔陵與孔廟石牌坊等,不勝枚舉。
7
塔建筑石雕
中國歷代修建的石塔甚多,其中運用石雕刻藝術裝飾的很常見,寺觀內的塔中石雕刻內容多與各種宗教文化有關。如唐代至五代的大理三塔,唐代至金代建的云居寺塔和石經,宋代釋伽文佛塔等。
8
碑書石刻
石碑、石書雕刻,在我國石刻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碑的種類有紀念碑、記事碑、功德碑、寺廟碑、殿字碑、陵墓碑等多種。除少數為無字碑外,一般都是文字碑。
碑的碑體上刻以文字,有的伴刻紋飾。碑座、碑蓋多雕刻紋飾、鳥獸、花草、吉樣物,帝王家的碑蓋上還雕刻有龍鳳等。制作碑的石料以大理石居多,砂巖、花崗石也常用。
9
石獅石刻
中國石獸雕刻中,石獅雕刻別具一格。石獅體態造型變化多姿多樣,如站、蹲、臥等,千姿百態,且常有地域性差異。
雕刻的石獅取材廣泛,多用砂巖、大理石和花崗石雕成。其中,北京天/安門前的漢白玉大石獅、盧溝橋上的“石獅群”等石雕十/分/著/名。其他如成都武候祠、文殊院、寶光寺等寺廟大門兩側的石獅、??诤H鹉骨笆{、蘇州北寺石獅、孔府門前石獅等石雕,雕刻技藝精細,風格各有特點。
以上各類石雕刻藝術,往往在一座大的建筑中包羅有兩種或幾種,如寺廟石雕中常包含碑、坊、塔、獅等多種石刻,其相互襯托、裝飾渾然一體,形成一套完整的石雕群體藝術,文化藝術綜合價值非常高。
文章來源:雅迪雅韻
上一篇:煙臺泰山石的風水作用
下一篇:石雕大象有哪些顏色,每種顏色區別